欢迎到访兰州理工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新闻中心

多措并举精准发力 凝心聚力提质增效——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推进学风建设工作纪实

2025-11-06 14:50 点击: 作者: 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强化学风建设,营造优良育人氛围,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管理效能,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立足学科特色与学生发展需求,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狠抓落实,构建多维度学风建设体系,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学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领导带头“领学”,下沉一线解困惑

学院领导班子坚持“一线工作法”,主动深入学生群体,聚焦学生成长关键需求开展精准指导,以“头雁效应”激发学风建设“雁阵活力”。院长殷占忠、副院长周凤玺、樊新建围绕考研政策解读、目标院校选择、科学备考策略及历年报考录取数据等学生关切焦点,多次举办专场辅导报告,用详实数据为学子搭建考研“导航图”;党委书记赵炜、副书记王宝成通过开展考研与就业动员会,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树立“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成长目标;副院长周凤玺面向全体研究生新生开设“院长论坛”,系统讲解研究生培养规范、科研创新要求与学术道德准则,助力新生快速适应科研学习节奏;副院长王亚军组织“教学院长面对面”新生专场交流会,从专业发展、课程设置、学业规划等方面答疑解惑,帮助新生明晰成长方向;副院长王永胜牵头推动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联建,针对考研志愿填报、学业难点突破、行业发展前景等问题提供精准化咨询。系列活动不仅有效缓解了学生学业与发展焦虑,更构建起师生良性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育人生态,切实打通育人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教师用心“导学”,贯通培养筑根基

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一贯制,构建覆盖学生成长全周期的个性化指导体系。新生入学1个月内,由教学办公室、各系(中心)统筹组织师生双向选择,严格控制每位导师结对学生不超过5人,确保指导精准性;同步建立“导学”电子档案与成长台账,动态记录学生学业进展、科研参与、职业规划等情况。导师制紧密对接学生培养方案,深度融入课程设计、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从思想引领、学业辅导、科创启蒙、就业指导四个维度,为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连续性指导,真正实现“精准滴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三、靶向施策“助学”,精准帮扶补短板

学院为学业困难群体开设“学业预警班”,通过集中自习、专人督导、专题辅导为学生学业查漏补缺。一方面,明确考勤纪律与学习要求,督促学生增加有效学习时长,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另一方面,组建帮扶团队,定期开展学科知识梳理、学习方法指导、重难点答疑等活动,帮助学生找准知识短板、改进学习策略,激发自主学习动力,切实推动学业困难学生转变。同时,学院高度重视家校协同育人,主动加强与预警班学生家长的线下沟通交流。通过“一对一”家长座谈会的方式,帮助家长客观认识学生学业现状,共同分析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商讨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配合学校督促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共同推动学业困难学生实现积极转变,切实提升学业帮扶的精准性与实效性。

四、教学联动“抓学”,守好课堂主阵地

学院推行教学联动制度,构建教学口和学生口协同育人闭环。明确将学生课堂考勤、纪律表现、学习状态纳入动态监测范畴,任课教师实时记录学生出勤情况与课堂参与度,并及时反馈至学工队伍;学工队伍对缺勤、迟到、课堂状态不佳的学生开展谈心谈话,分析原因并提供针对性引导。这一机制有效搭建起学工与教学间的沟通桥梁,显著提升学生出勤率、前排率与抬头率,切实守好育人主阵地。

五、骨干率先“带学”,强化队伍树标杆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桥梁纽带和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召开全体学生干部大会,明确干部职责使命,强化责任意识与服务精神。会议重点围绕宿舍卫生管理、安全隐患排查、学校“两禁一允许”等制度落实提出具体要求,推动学生干部带头遵守校规校纪;同时,开展诚信教育专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与积极正向的专业认同,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舍风、班风、学风、院风”一体化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风建设走深走实。

4EBAA

六、朋辈互助“互学”,搭建平台共成长

学院充分发挥优秀学生榜样力量,创新载体平台,通过常态化举办“学霸经验分享会”“实践归来话成长”和“土承水泽”学术论坛等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互学互鉴平台。“学霸经验分享会”,优秀学长分享课程学习、考研备考、竞赛参与的实用技巧;“实践归来话成长”活动中,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讲述实践经历与感悟;“土承水泽”学术论坛则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科研探讨的空间,鼓励学生分享研究成果、碰撞思想火花。系列活动有效拓展了学风建设路径,营造出“比学赶超、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七、以赛促学“创学”,以赛育人提质量

学院坚持以高水平学科竞赛为抓手,深化“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教”育人模式,将竞赛成果作为检验学风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自9月以来,学院学子在多项全国性高水平学科竞赛中捷报频传:在第三十一届全国高等学校人工环境学科奖评选中斩获全国三等奖;在2025年度中国钢结构协会高等学校钢结构创新竞赛中勇夺全国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AI+创新实践能力大赛中荣获产业赛道二等奖;在“建行杯”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中再添全国二等奖;尤其在2025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总决赛中,一举摘得国家级金奖1项、铜奖2项,充分展现了学院学子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强劲的创新能力。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始终坚持“点面结合、标本兼治”的学风建设思路,既聚焦学业困难群体开展靶向帮扶,又强化课堂教学、日常管理等关键环节的全过程管理;既发挥学生干部、优秀学子的示范带动作用,又凝聚学院全体教师的协同育人合力;既依靠制度机制的刚性约束筑牢学风根基,又借助文化活动的润物无声营造育人氛围。学院已逐步形成“教风引领学风、管理推动学风、文化涵养学风”的良性生态。下一步,学院将持续优化学风建设机制,细化育人举措,以更高标准、更实作风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新跨越,为培养更多适应国家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土木水利专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图/文:金雪;审核:赵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