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8日,我校承办的“结构抗倒塌与城市韧性”国际论坛在兰州隆重召开。论坛由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土木工程减震隔震技术研发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国际学术交流部联合承办。日本工程院院士Akira Wada(和田章)教授、国际减震控制学会(ASSISi)原主席Paolo Clemente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Tan Kang-Hai(陈江海)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来自日本东北大学、广州大学等国内外多个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研究生130余人线上线下混合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由学院院长殷占忠教授主持。
党委常委、副校长韩建平教授介绍了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国际合作交流近期进展情况。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姜浩代表学会致辞,对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研究团队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工作和对我省工程建设行业提供减隔震技术支持所做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省减隔震国际合作基地负责人、省土木建筑学会国际学术交流部主任委员杜永峰教授对上级主管部门和兄弟院校对我校土木工程学科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学院朱前坤教授作了题为“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计算机视觉研究”的前置学术报告,介绍了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团队在土木工程领域计算机视觉监测方面的研究成果。

论坛线下会场

韩建平教授作进展汇报 朱前坤教授作学术报告
论坛邀请Akira Wada(和田章)教授和Paolo Clemente教授在线上分别作了题为“Earthquake disasters in big urban city”和“Increasing resilience of cities: new anti-seismic technologies for the seismic retrofit existing structures”的主旨报告,分别介绍了日本、意大利隔震技术的一些应用情况以及对城市韧性的影响,分析了现代化大都市技术分灾及韧性提升等面临的挑战。论坛还邀请来自智利的青年学者Sergio Reyes Arriagada博士,应急管理大学(筹)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温留汉·黑沙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朱高鸣博士后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Low-cost seismic isolation system based on elastomeric rolling spheres: Numerical modeling and shake-table test”、“馆藏文物减隔震防护技术研发与应用”、“Development of a novel precast composite system: Towards application in seismic regions”的报告。杜永峰教授作了题为“减隔震结构和历史建筑倒塌模拟及基于视觉的监测”的报告,介绍了我校防震减灾团队在隔震结构和历史建筑、风电塔筒结构倒塌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专家作学术报告
本次国际论坛是2025年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研究生暑期班第二期学术报告的重要组成,为青年人才搭建了拓展国内外知名专家学术交流的平台,学院将持续加强国际交流,不断提升学科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图/文:李虎; 审核:赵炜)